第(2/3)页 大妹给大哥下了一碗面条,卧两个鸡蛋,外加一碟咸菜。 爷爷拿来半瓶米酒,搁在陈扬手边,“喝点酒,解解乏。” 陈扬拿起酒瓶,直接喝光,再吃面条。 爷爷笑笑,在桌边坐下,“酒量见涨。” 陈扬也笑笑,“在上海认识一帮北方朋友,个个赛过酒缸,几乎天天喝酒,不想涨酒量都做不到。” “别误事就行。” “爷爷你放心,至今还没醉过。” 爷爷嗯了一声,“扬,吃了饭去洗个澡,我再找你说事。” 知道爷爷肯定说的是选举的事,陈扬狼吞虎咽,三口两口的就吃光了一大碗面条。 洗澡也没烧热水,直接从水缸舀冷水,三下两下很快洗完。 爷爷坐在二楼客厅,一边抽烟,一边戴着老花眼镜看报纸。 爷爷读过私塾,认得一些字。还多年养成一个习惯,有事没要的,爱看点书读个报。 言传身教,这个习惯爷爷传给陈扬父亲,陈扬父亲再传给了陈扬。 爷爷看的报纸,是陈扬从上海带回来的,《文汇报》和《光明日报》,一共有五六十张。 爷爷看报纸还有个习惯,只看感兴趣的,其他一眼就过。 凡是带“农”字的,农村、农业和农民,他都看得认真,至少两遍以上。 “爷爷,你看出什么来了?” 爷爷笑吟吟的放下报纸,摘了老花眼镜,“农村大有希望,农业大有希望,农民大有希望。” 陈扬乐了,“爷爷,就你这讲话的口气,不是高官,也起码是个县长。” 爷爷小有得意,“扬,你说,我说得对不对?” “爷爷,我送你三句话。无农不稳,无工不发,无商不富。” 爷爷念叨陈扬说的三句话,“意思我明白,道理想不通。” “我说得直白点。八亿农民,只要一半变成城市人,中国就能富起来了。” “玄乎。扬,你脑子进水了。” 陈扬笑了,“呵呵……说正事,爷爷,咱们说正事。” 爷爷说,“扬,工作队那个老张,找过我两三次。他说你的候选人资格,区里和公社都批下来了。关于县里的,他说他还在争取。” 陈扬不高兴,“至于么,一个村干部,用得着县里批吗?” “至于。我也问过,老张说两个原因。一是将来,村民委员会需要县民政局审批的,所以县里管得着。二是有人举报你,所以县里不得不予以重视。” 陈扬苦笑,“噢,到时候,这边正在选举,那边还在审批,这不是扯澹吗。” “这个老张明确的说了,你可以一边等审批,一边参加选举。” 陈扬摇头不已,“这叫啥事,这叫啥事?” 爷爷倒是不急不躁,“扬,老张还有一个意见,是专门针对你的,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。” 陈扬忙问,“什么意见?” “他说按照推荐票数,你得票最多,应该做为主任候选人参加选举。但你不是党员,年纪又太轻,又有你爸这个因素,所以他劝你退一步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