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出门在外 啥都不易-《乡村之巨变》
第(3/3)页
这个旅社就是海门港的港务局办的。
没有名字,没有牌子,但规模不小。
凡要在港口乘船的旅客,几乎没有不在这里住的。
因为住在这里好处太多。除了收费便宜,这里还有食堂,还允许人货共存。
最大的好处,是旅社有个后门,出了后门就是码头,走五六十米就可直接上船。
到了旅社大门口,卸下货,付了运费,再挑着货进旅社。
进去一看,陈扬才明白,这哪是什么旅社,原来就是码头的大仓库。
两边一熘的通铺,中间既是过道,也放货物,从头到尾,足有五十米长。
一个人住一个晩上三毛钱,一担货每天收费两毛,都挺便宜的。
在旅社住下后,已是下午一点,三个人都还没吃午饭。
但第一件事不是吃饭,而是去码头买票。
那时没有预售,买的就是下一班船的船票。
来往于海门和上海之间的客货混装班船,一共有两只,都属于海门运输公司。
403和405。
一个星期,两趟班船,单程三到四天。为了天州的改革开放,403和405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陈福明留下看管货物,陈杨和童小芳两个去买船票。
售票处就在码头入口处附近。
船票还有。403号轮船,后天早上七点钟。
散舱只剩两张票,三等舱倒是还有不少。
陈扬知道童小芳省钱,他让童小芳和陈福明买散舱票,他买了一张三等舱票。
还有货票,陈扬买了一张,童小芳和陈福明各买了两张货票。
买完船票,二人再回来,去旅社食堂吃饭。
出门在外,精打细算,能省则省。
食堂里无非是馒头米饭青菜咸菜之类。
好吃的也有,但很少有人舍得掏钱去买。
两人吃罢,给陈福明买了一份。
/107/107400/28531075.html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