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5章 买了个大房子-《乡村之巨变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块是走廊,十四米长,两米半宽,共三十五平方米。

    另一块就是院子,十四米乘十米,共一百四十平方米。

    院子里,两边都有一间平房,一新一旧,新的是车库,旧的是储藏室。

    花坛,假山,金鱼池,葡萄架,都保持着原汁原样。

    考虑到两个小家伙的安全,叶菁已把金鱼池的水放掉一大半,水深只有三十厘米,金鱼也只有三十几条。

    院子里不是水泥地,全由鹅卵石辅就,许多鹅卵石是白色的,到晚上时月光照射,它们会烁烁发光。

    占地三百四十三平方米,总价八十五万块,单价才每平方米两千五百块,实在是便宜之极。

    加上转户手续费、装修费、家具和家用电器,买这个房子总共花了一百万块。

    最让陈扬高兴的是,房子是以他的名字登记的,这意味着他已经是半个上海人。

    也就是从现在开始,陈扬只要攒够积分,就能在上海落户。

    陈扬倒是对自己落户上海不很热切,眼前的好处,是两个小家伙能进幼儿园了。

    外地人进幼儿园很难,作为准上海人,只要幼儿园同意接收,两个小家伙就能进去。

    陈扬还关心他的邻居。

    叶菁告诉陈扬,左邻右舍,以及巷子对面的几家,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都是知识分子。

    而且不是普通知识分子,都是大学的教授或副教授。

    就是陈扬这个小楼,原主人夫妇也是教授,他们年纪大了,儿女都在国外,退了休后投奔儿女,这才卖掉这个小楼。

    这里的治安也比外面的要好,派出所不到一千米,晚上有派出所警察巡逻,居委会还有联防队。

    更有不少老头老太,出没于各条小巷和弄堂,随时都会盘查陌生面孔的人。

    有邻居问过叶菁,这个小楼的新主人是什么身份。

    叶菁帮陈扬挣面子,说陈扬是他们叶家的远房亲戚,也是他父亲叶教授的得意门生。

    叶菁花高价,为陈扬买了几付平光眼镜,要他习惯于戴眼镜,让自己的形象尽量向知识分子靠拢。

    陈扬坐下来,也请叶菁坐下来。

    “姐,算算吧,买这个房子,我要还你多少钱?”

    /107/107400/28657265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