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科举-《大明:崇祯的人生模拟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个时候,一场浩大至极的行动掀开了序幕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科举,春闱开始,整个大明的考生早早就开始准备,寒窗苦读数十年,许多满头花白的老者都踏上了前往会试的路。

    之后,则是许多朝廷大员,竟然都脱下了官服,挽起袖子,下田插秧。

    这并不是某个别的官员作秀,而是由崇祯发起,并且逐渐蔓延到大明各地,随后竟然形成一股风潮,到了最后,  就算是最偏远的县城,都纷纷开始下田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段时间礼部很忙碌。

    科举乃是崇祯极为重视的事情,此次更是由周延儒主持,在一旁盯着,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朝堂之上。

    崇祯看向下方的礼部尚书张瑞图,问道:

    “科举即将临近,你们准备是否做好?”

    张瑞图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臣,在天启年间就已经在任职,如今看起来很苍老,但是精神还可以。

    听闻崇祯问话,他淡然上前,说道:

    “近日来礼部很忙碌,但是总得来说,准备得已经很完善。”

    崇祯点点头,这次的科举和以往都不太一样,以往时候科举都是在二月初九到二月十五期间,一共三场会试,最后才会录取一二百人,而这些人就是此次会试的胜利者,被赐予进士出身。

    但此次不同,这一次的科举崇祯加入了许多变数,首先便是时间延长了,原本是到二月十五日就结束,但是如今却还添加了一项新题目,就是曾经跟内阁大臣们商量的种田。

    如今二月,天气仍然寒冷,但是却也到了春耕的时候,许多农民都已经下田,在这个时候添加这个题目倒也不算为难人。

    崇祯点点头,随后看向了周延儒。

    周延儒如今仍然是朝廷首辅,负责主持本次的科举。

    “首辅未来几日将会很忙碌,负责统筹组织会试的诸多事宜,麻烦事不少,还要你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周延儒上前一步,说道:

    “臣食朝廷俸禄,自然要为陛下分忧,这是臣分内之事,并不算是麻烦。”

    崇祯于是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是最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